德国人这样教育孩子

心灵驿站评论2,668字数 3142阅读10分28秒阅读模式

德国人通常会从这九个方面教育孩子
1、不浪费孩子的智力:当孩子咿呀学语时,就教他正确的语言,而不要把小猫说成“喵呜”。
2、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:经常提出问题,让孩子独立思考解答。
3、保护孩子情感胚胎:培养情商,培养领导力。
4、锻炼孩子的记忆力:给孩子讲完故事后,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,进行复述。
5、培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:有时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,让孩子来纠正。
6、开阔孩子的视野: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,让孩子接受新事物,增长见识。
7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,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。
8、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:父母应做到有问必答,有求必应,决不敷衍。
9、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:不允许暴力、不大声说话等,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。

父母角色有区别

家庭中,父母双方经常争论“到底谁管孩子多些”,专家也在研究“家庭教育中,父亲与母亲哪一方占优势”。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冯纳斯基斯(以下简称冯纳)教授认为,实际上,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当,具有相似性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,不仅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高下,他们在各方面对孩子的角色影响也有区别:孩子的自我价值、受教育程度及心理问题,都是父亲影响大于母亲;在亲子关系方面母亲的影响远甚于父亲。

夫妻关系影响孩子

冯纳教授说,调查表明,“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经济条件”、“父母学历高低”等都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直接影响,但父母的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,特别是夫妻关系的质量对孩子的影响尤甚。一般来说,夫妻关系好、家庭稳定,孩子的快乐程度就高,也绝少会出现心理问题。而如果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异,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。调查表明,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中,有24%无法接受“父母离异”这个事实,需要接受心理咨询;而如果父母离异后再婚,那么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孩子比例就急剧上升到47%。

亲子需要优质时间

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,父母(特别是父亲)往往因为工作忙而很少有时间跟孩子相处。因此而有愧疚心理的为人父母者大多以为,尽量多挤时间跟孩子相处,就可以“补偿”了。事实并非如此简单。

冯纳教授认为,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好坏,不在于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短,而在于相处的质量—即要用优质时间进行亲子活动。所以,为人父母者应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,了解孩子心理。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父亲,更应想方设法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。妻子要积极鼓励丈夫参与抚养孩子,教会丈夫尽快进入育子角色。

要50%投资在家教上

这里的投资指的是家庭为了教育孩子而投入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甚至时间等的总和。冯纳教授说:“我参观过中国的幼儿园、学校,父母出许多钱让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,真羡慕这里的孩子。”但是,中国的父母大多以为孩子上了学,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了。其实不然,在孩子长大成人前,父母必须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气。冯纳教授指出,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“1”为计算单位,那么父母就应将其中的50%投资在家庭教育上。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。德国人这样教育孩子

不该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联邦德国《基本法》(即宪法)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,禁止设立先修学校(Vorschule)—即孩子在小学前的“唯一任务”就是快乐成长,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,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,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。

好的习惯源自于从小的教育:德国人对“学”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;

比如幼儿园时: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,如果遵守交通规则,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,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。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,比如音乐、艺术或体育感兴趣,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的,甚至有些是免费的。

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,十分流行,叫Struwwelpeter蓬头彼得,以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,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。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、品德培养,很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。德国人这样教育孩子

比如自理能力如饮食、睡眠、排泄安排、自理能力训练。

比如规则意识: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;必须先吃完饭菜,才能吃零食。

比如爱心:很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、如小狗、小猫,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,懂得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。

比如坚强:孩子摔倒后,只要不是很严重,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,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。

比如尊重: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。德国父母很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。

比如礼貌: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bitte(请),之后会说danke(谢谢)。

比如理财:德国父母会严格控制零用钱数量,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,避免不劳而获。

比如承担后果: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:很遗憾,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,这得怪你自己,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,还是迟到。

比如承担责任:德国家庭,如果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,那么意味着他还得继续穿脏衣服。

比如诚信:德国家长首先会以身作则,并经常会告诉孩子,要遵守约定,不能轻易誓言,答应过的事情,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。

比如自信:德国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自信培养,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,家长都会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赞赏,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于父母。他们绝不以成绩好坏去否认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。

比如合作:在德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,都会有意的去为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。因为在德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: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,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

长大后他们的好习惯

看书:德国人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,在地铁上,玩手机的人少,看书的人多。在德国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种大小的书店,而书店里永远都有不少的读者。纸质的书籍德国仍然流行。91%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,23%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;25%年阅读量超过18本。

礼貌和谦让:礼貌和谦让其实是一种宽广的心态。如果你在人多的时候坐地铁,你也会发现,站在门口的人会主动先下车,让后面需要下车的人下车后在重新上车。

准时:大多数德国人都能遵守规定好的时间,这里的准时并不单单只德国人,还指德国的公共交通,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,每辆地铁、公交车都能按照时刻表的时间准时到达车站。

注重家庭:德国人与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,他们会在下班后回家与家庭团聚,很少因为应酬而不回家,在节假日更是会把时间花在自己家庭身上。

记事本:几乎每一个准时的德国人都会有一本记事本,这个记事本不一定是要与工作相关,但一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,比如记录重要的事情或预约时间。

遵守交通规则:德国人十分遵守交通规则(不是全部,当然也有闯红灯的行人),尤其是司机,因为这关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在德国开车基本都会打开日间行车灯,而他们在变道时不仅要看后视镜,还要去看盲点区是否有车(考驾照时必学)。

注重生活质量:德国人绝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民族,比如他们会花200欧去买一个保温壶,而不是买一个Gucci钱包;他们会花500欧去买一个厨房用具,而不是一个LV包;他们会花上千欧去维护自家花园,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。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质,而不是一个包或一件大衣。

严谨:他们的严谨源自对细节的考虑,比如在德国超市里买到的每一个鸡蛋,上面都会有一个标号,而你可以通过这个标号,了解到下这个鸡蛋的母鸡的生长环境。

契约精神:在我们看来很多德国人非常死板,甚至不会变通,但这是因为文化和从小养成的一种“契约精神”造成的,他们轻易不作出承诺,但承诺过就一定会做到。有了保证,才有了德国品牌质量的承诺。也正是因为这份专注和坚持,才有了今天德国工业的匠心品质保证。

……

德国人这样教育孩子

声明:本文图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留言。

继续阅读
 
  • 声明: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留言。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genhelife.com/2593.html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